
端午、中秋、春节是各单位发放员工福利、慰问品的重要节点。从去年 5 月至今年 5 月,全网能查到 14574 条相关采购招标信息,足以见得这是块大市场。其采购需求稳定、采购节点可预知、结算周期短,对做福利产品销售的投标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商机。
想把握这些商机,投标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吃透法规资质
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等法规,确保自身符合各项资质条件,这是参与投标的入场券。比如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若涉及食品类慰问品)。
2.打造优质组合
结合节日特色搭配慰问品。像端午节准备粽子、咸鸭蛋;中秋节有月饼、水果;春节配置坚果礼盒、年货大礼包等,且保证品质优、价格合理。
3.服务做到极致
按时供货,确保慰问品能在节日前及时发放到员工手中。同时,做好售后服务,处理好产品退换等问题。或在福利品中免费提供精美的贺卡,从采购人的角度书写暖心的文字(和采购人确认)等。
4.摸透采购需求
仔细研究采购方预算,比如有的单位每位职工节日福利预算 2000 元,端午、中秋各 500 元,春节 1000 元 。还要留意特殊要求,如指定品牌、商品种类限制等,据此制定精准投标方案。
5.树立良好信誉
过往业绩、客户评价等都很重要,良好的企业信誉能提升中标几率。切忌采购人不是直接使用人,使用人的反馈确能直接影响采购人是否会给中标人再次合作的机会及口碑,所以品质很重要。
在竞争激烈的招标采购市场,为了拿下订单,投标人各显神通:争取授权、招募代理商、全力抢单,商务关系维护更是重中之重。然而,无论最终能否分得一杯羹,所有投标人都要经历同一个关键环节 —— 投标。
对投标人来说,投标工作中除商务沟通外,最核心的当属标书撰写。它是企业实力的集中展现,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想要参与投标并赢得订单,都必须提交标书。
在这个环节,所有投标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同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人们共享同样的空气,没有特权与例外,中标企业无一不是凭借标书充分展现自身实力。
开标现场,投标结果通常分为三类:中标、未中标与废标。受招投标规则限制,中标者始终是少数,多数企业只能无奈成为陪跑者,更有部分企业因标书问题直接被废标,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中标企业往往在明处暗处都下足功夫,各方面表现出色;未中标企业除了存在难以言明的因素外,标书得分也是关键影响因素;而废标原因则高度集中 —— 无一例外都是标书出现问题。
因此,对于未中标企业而言,做好标书有两条核心底线:避免废标、争取高分。至于最终能否中标,除了自身努力,有时还需借助其他因素。
把标书做到 “不废标、得高分”是切实可行的目标,在“端午/中秋/春节福利慰问品”采购项目中,那些成功中标的标书,必然满足这一底线要求。那么,这样的标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标书客整理了一套已中标的标书目录,供大家参考。即便你正在准备“端午/中秋/春节福利慰问品”采购项目投标,这份标书目录也许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借鉴思路,助力你编制出高质量的标书。